
在求職過程中,求職者最大的困擾,就是簡歷投遞出去沒有回音。沒有回音的原因很復雜,除了簡歷制作不夠吸引HR外,簡歷的投遞方式也是重要環(huán)節(jié)。 海投簡歷 被拒指數:★★★★★ 01.webp.jpg 某日,一位網友無意中通過好友的企業(yè)用戶賬號,進行自我簡歷的搜索,他發(fā)現自己的簡歷赫然被系統(tǒng)打上了“系統(tǒng)懷疑該簡歷為惡意投遞”的屏蔽標簽,于是認為招聘網站在“欺負”他這個弱小的求職者,渾然未覺那是他自己一小時...
我曾經鄙視規(guī)則,拒絕被馴化,但是后來我發(fā)現作為一個資質平庸的人,我們需要了解規(guī)則、遵守規(guī)則、利用規(guī)則,并在其中獲得進步。我曾經認為,我永遠不會成為一個好員工,因為我太獨、太挑剔、不喜歡聽話的好孩子、而且討厭一切想要改變我的人。 但是三年過去,我改變了不少,我必須承認,所謂“進步”的過程,就是被認可的過程,也是被“馴化”的過程。河間人才網www.gmei66.cn 所謂“馴化”,就是了解規(guī)則、遵守規(guī)則、利用規(guī)則...
很多人對親人發(fā)了脾氣,事后很懊惱,可下次還會如此。我們最大的錯誤就是把最差的脾氣和最糟糕的一面都給了最熟悉和最親近的人,卻把耐心和寬容給了陌生人。 究其原因,是親人的包容讓我們太放肆。 假如對領導、同事等外人發(fā)脾氣,很可能損害彼此的關系。因此,我們在溝通中會有意無意地注意方式方法。而“親人”是比“外人”更穩(wěn)固的一種關系,我們知道,即使言行出格,他們也不會計較、不會記恨;即使拿他們當出氣筒...
“壓力大”是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個詞。然而,每天都叫嚷著“壓力大”,一上班就愁眉苦臉沒有用,積極尋找減壓方法才是該做的事。一項針對中國職場人群的調查顯示,一周中工作效率最高的是星期五,最低的是星期四。加拿大心理學家德比莫斯考維茨教授也曾畫出“一周工作節(jié)律圖”,他認為從周一到周五,人所面臨的工作壓力有所不同,最好有針對性地制定一張“一周減壓時刻表”。河間人才網www.gmei66.cn 周一:早起最重要 “星期一...
前幾天,有個60后的企業(yè)家向小編抱怨,他感慨地說:“以前管理員工吧,是管著了身,沒管住心,現在這90后當道,何止管不住心,這人也沒留住啊?!? 如今90后當道,或許CEO的管理方式真到了需要變一變的時候了。 做過管理的,都明白要管著員工的心就必須先摸清他們的“底細”。 比如,70后往往想方設法追求穩(wěn)定,重視工資待遇;80后呢,求變的想法更強,更注重職業(yè)生涯的發(fā)展。 而今天,職場是90后的天下,他們到底重視...
“急性子”執(zhí)行力或會更強 沒有執(zhí)行力就沒有競爭力——這是時下在職場中最流行的一句話。這是因為,如果缺乏執(zhí)行力,便不可能有實際的力量朝目標奮勇前進,導致預期的目標無法實現,自然無法談及競爭力。史蒂夫·喬布斯之所以被世界上不少人視作職場“偶像”,是因為他追求完美,追求極致,有超強的執(zhí)行力和高效率,能把不可能的事變成現實。河間人才網www.gmei66.cn 說到執(zhí)行力,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那些做事情風風火火的員...
近日一篇名為《一個漂泊在外的應屆畢業(yè)生寫給農民工父親的懺悔信》的帖子引發(fā)熱議,發(fā)帖者“我是小貓貓一個”稱本科畢業(yè)工作了大半年,月工資只有一千左右,還不如當農民工的父親,所以一直騙家里說自己在外生活很好,年底因為“連幫媽媽買件毛衣的錢都沒有”只得騙家里“加班的話就不回來了”。帖子出來以后迅速引起了各地“恐歸族”的共鳴,不少人表示,即使月收入達到了3000元,仍然害怕回家過年—— 熱帖沒錢給母親買...
很多職場人有這樣的煩惱,每天忙得連軸轉,為何不瘦反肥?按理工作越忙,身體燃燒的熱量和脂肪越多,但為什么一工作不瘦反而變得更胖了?來聽一下專家為你揭秘吧。 ●職場苦惱:每天忙得連軸轉,為何不瘦反肥? ●專家析因:睡眠不足、壓力過大、飲食不規(guī)律都容易造成進食過量 ●解決之道:三餐對點、每天睡足7~8個小時、每天保證半個小時有氧運動 “我每天忙得連軸轉,為什么不瘦反肥?”“...
處于工作之中,總是會遇到各種大大小小的職業(yè)危機,很多都是由于定位不準導致的。接下來就看看這一貼正對定位危機的良方吧! 人們在自由選擇職業(yè)、崗位的同時,也會有失業(yè)或對職業(yè)不滿意的時候,即遇到職業(yè)危機。職業(yè)危機可能因人、時間、環(huán)境而異,但對大多數人來說,最可能產生職業(yè)危機的有四個時段,即擇業(yè)時可能出現的定位危機、工作5~7年后可能出現的升職就業(yè)危機、40歲左右可能出現的方向危機...
報酬低于付出,這是許多白領心中的一大抱怨。經常加班,但是工資卻沒有漲。如何看待報酬和付出之間的關系,接下來就來看看這篇文章的解讀吧~ 一個人的工作報酬與工作中的付出等價嗎?這個問題人們經常會遇到,不少人或許還有過因此而困惑的經歷。事實上,即使在徹底打破平均主義,實行按勞分配的今天,一個人在工作中取得的報酬與其工作中的付出也不可能是完全等價的,特別是在與他...
- 537
- 435
- 427
- 374
- 345
- 339
- 327
- 320
- 316
-
10 好的工作≠適合你的工作303